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加強各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安全保衛工作,單位內部都設立了以安全保障為目的的保衛機構,同時也形成了群防群 治的社會安全保障體系。1984年,中國當代第一家保安服務公司在深圳蛇口誕生。隨后,全國各大中城市的保安服務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1999 年,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把保安人員列入國家職業序列,保安已經明確成為一個職業類別。之后,在企業數量、人員規模方面有了更大的發展。進入21世 紀后,我國的保安服務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國內社會現實的生產、生活的需要和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要求,特別是受恐怖活動日益猖獗的影響, 政治經濟重要場所、航空工具、大型活動、要害部位等對保安服務產生很大的需求,使保安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商機。另一方面,隨著保安服務市場 的放開,必然會促使國際高水準保安服務公司加快進軍我國保安服務市場的步伐,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標準要求也越來越高,使我國現有的保安服務 公司面臨巨大的挑戰。2010年《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以來,保安服務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我國保安行業起步晚、發展快,已經成為社會公共安全保障體系中的一支基本力量,成為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的一支生力軍。
一、保安行業是是重要的治安社會力量。保安行業具有組織嚴密、專業性強、隊員積極性高、與警方關系密切等特點,行業性質的靈活性使其更適合 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各種治安防范工作的要求,在防范力量投放、防范行為組織、防范措施實施等方面,可以根據治安形勢變化靈活應對。我國保安行業是 公安機關依靠群眾、貫徹群眾路線的一種形式和重要途徑,是公安工作群眾路線的新路子和新辦法。發展、拓寬保安行業,可以使公安工作群眾路線在新 形勢下發揮更大的作用。保安員具有廣泛接觸群眾的優勢,能夠及時掌握社情動態特別是影響社會穩定的苗頭性信息,及時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反映群眾 對治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
二、保安行業是重要的輔助警察力量。保安行業在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公安機關由于其屬性、警力和職責所限,不可能也 無必要事無巨細地承擔全社會所有單位、組織及個人的治安防范任務;而且一些組織及個人也不愿警方介入其內部防范事務。而保安行業卻可以擔當大量 拾遺補缺的責任,其中不乏非常重要的防范業務,由此既滿足了社會的需要,也負起了公安機關所委托的防范治安危害的責任。目前,我國保安行業對公 安民警的輔助作用是非常顯著的,保安行業承擔了大量的治安防范和安全保衛任務,保安員在輔助警察維持社會治安、發現違法犯罪線索等方面已經取得 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以派駐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保安員為例,他們根據公安機關內保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及時、準確地發現 和預防犯罪,通過預防,嚴格管理,加強控制等途徑,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減少犯罪。他們對維護單位的正常秩序,保衛干部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作出 了重要的貢獻。單位內部安全工作具有要害單位、要害部位多,重要人物多,物質財富集中,國家核心機密多,危險物品多以及基本建設工程多等特點, 在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中地位突出、作用重大,安全與否對國家經濟建設的成敗有著直接的關系。而要保證其安全,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預防。 保安員把預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達到保障安全的最終目的。否則,一旦發生意外損失就難以挽回。
三、保安行業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工作中的基層工作,大量的都是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工作。盡管當前在從事社會管理公益性工作的 保安隊伍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保安員文化素質不高,年齡偏大,身體素質、職業技能較差,在職業化需求與職業素質偏低之間存在著矛盾,缺少 基本的職業定位,影響了隊伍的純潔性和戰斗力,但是改革和發展保安工作是我國警務改革的重要戰略措施,保安隊伍是公安主體中的重要力量,在維護 社會穩定、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我國保安行業的規范化建設明顯滯后,大大阻礙了其作用的充分發揮,表現為執法權的缺失與現實工作“執法性”的矛盾。我國保安員沒 有執法權,他們所擁有的協助警方完成各項任務的依據,只來自于普通公民權;而現實中警力不足的困境,又使部分保安員常常在民警的帶領下參與執法 ,按民警的指令開展實際工作。只做不說、只看效果不看授權,是目前一些保安力量的生存狀態,保安員執勤總是處于十分尷尬的兩難境地。這種情況, 不僅影響了基層公安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也可能產生侵害公民正當權益的嚴重后果。
一、保安行業的制度建設。2000年左右,在國家明確保安服務公司只能由公安機關主辦的時候,少數地方出臺地方性法規,規定保安服務公司逐步由 公安監管,社會經營。近年來,我國的兩會提案、議案,均涉及保安規范管理的問題。保安隊伍規范化可以從基層改革試點抓起,勇于突破制度障礙,不 斷總結經驗。這樣做,有利于擴大保安服務市場,規范經營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全面放開,得到穩步、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保安行業的規范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公安機關是保安服務的監管部門。保安隊伍應當建立統一的組織體系,明確機構的設置與職權的劃分 ,理順上級機構對下級機構的領導和指揮關系。按照法定的要求,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招錄、培訓與考核保安員。保安員的招錄應當實行省級確定標準、 市級執行實施、縣級管理使用的制度。招錄計劃應當由縣級公安機關提出,經上一級公安機關審核同意后,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招錄。依托省、市 、縣三級民警教育訓練基地建立專門的保安培訓學校,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從考核主體、考核內容、考核方法、考核結果使用等方面統一規范 保安隊伍的考核工作。在管理使用方面,應當加強保安隊伍的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與此同時,應當規范保安隊伍的職責任務和勤務 制度。根據《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明確保安員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采取的必要措施。
在保安員招聘過程中有許多不利于隊伍穩定和保安業發展的因素。一是招聘年齡一般為18至3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正值保安員一生的黃金年華,但這 年齡段一過,他們還能夠干什么,就成為每個保安員時常考慮的問題。因此,不少保安員總是為將來的出路擔憂,以致保安隊伍中普遍存在暫時棲身的不 安心理。二是保安合同的期限性,使得保安員難以樹立對保安企業的主人翁責任感,也難以調動保安企業與保安員對專業培訓的積極性,由此影響了保安 隊伍素質的提高。如果保安隊伍實現職業化,保安員的招聘年齡就延伸至退休年齡,就可以消除保安員的后顧之憂,也就可以吸引一批有志于保安事業的 人才投身保安行業,推動保安行業的發展。在我國現階段,保安行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行業。然而,保安工作的特殊性與保安員工資 待遇等保障不力的矛盾比較突出。
一、提高保安行業的認知度。我國的保安員勞動強度較大,職業風險較高,工資待遇偏低,社會地位不高,執行任務所需的服裝、交通、通訊、網絡 、技防等裝備十分欠缺,經費缺乏保障。保安員在巡邏、接處警等協助執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因公犧牲、致殘等職業危險。由此,各地保安 員自動離崗、離職的現象比較突出,導致保安行業的社會認知度不高,職業認同感也不強。應當做好相應的工作,加大宣傳力度,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保 安行業的認知度。
二、給保安員吃“定心丸”。讓保安員參加基本的社會保險,同時應當根據崗位的風險程度為保安員投保意外傷害保險。應當與全體保安 員簽訂勞動合同,進一步規范勞資關系,嚴格執行《勞動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與保安員簽訂勞動合同或終止(解除)勞動合同,均應到各級人力資 源與社會保障部門進行登記、備案。應當嚴格執行最低工資規定,在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情況下,按工資指導線給保安員增加工資。保安員因工傷亡或者 被批準為烈士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烈士褒揚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和撫恤優待。
三、讓保安員有歸屬感。我們應當把保安行業的發展與創造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緊密結合起來,同時也要積極地把保安隊伍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保 安員把保安服務公司當作自己的家,把我國保安事業的發展和保安員自身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作為保安服務公司,做好保安員的吸收、管理工作,是一 切工作的根本和核心。
◎ 上一篇:保安行業應以社會為先,人民為先
◎ 下一篇:探討保安干部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