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南中國海,隔海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廣州市。在這英才輩山的羊城里,今天,又有一支蒸蒸日上的業余組拳擊隊,迎著時代的勁風,展示弄潮的雄姿,十幾年來,他們參加省級、國家級比賽數次,奪金掠銀,屢創佳績,終于用錚錚鐵拳“砸”出一片保安雄風的艷陽天。
走進城南體育場,“廣州保安拳擊館”幾個醒目的大字將筆者引入了訓練場館。在拳擊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懸掛在正前方墻肇上的一向鮮艷的五星紅旗。在五星紅旗的下方,足“要 第一不要第二”的保安拳擊目標圖像 左右兩側的墻向上,“快速出拳、步伐靈活、擊打準確、意志頑強、永攀高峰”等標語時刻警醒,鞭策著保安拳擊手們刻苦訓練。拳擊擂臺上,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正赤脯上陣,揮汗如雨地苦練“閃、躲、退、滑”等基本功及技戰 術的進攻防守套路。
利用隊員們短暫的休息間隙,筆者對帶隊教官談軍進行了采訪。訓練中威嚴冷漠的談教官,面對采訪卻很靦腆。他告訴筆者,拳擊隊現在全力進行封閉式緊張訓練,是為了更好地備戰今年8月在廣東廣州市舉行的全省2013年度拳擊擂臺賽。當筆者問到有關拳擊方向的知識、計劃和隊員的酸甜苦辣時,談教官慢慢打開了話閘子……
廣州市保安拳擊隊現有教練6名, 隊員42余名,平均年齡18周歲。在1995年保安拳擊隊成立之前,城南體育場本來有一個拳擊館,是原廣州市拳擊培訓中心基地。由于招生困難、設備落后及資金短缺等原因,拳擊訓練基地曾一度不景氣。后來,廣州市保安服務總公司為了拓寬服務領域,擴大廣州保安知名度,打出保安品牌,決定投資組建一支保安拳擊隊。經過多次考察研究,最終將訓練場館選定在天河區體育場。鑒于原有拳擊場館的設 備簡陋,廣州保安公司投入20余萬元對場館的訓練器材、服裝及隊員食宿環境進行了改進,并成功挽留原拳擊培訓中心總教練王斌標、張貴軍。 2001年5月,廣州保安拳擊隊組建完成。
保安拳擊隊成立以后,考慮到當時招人難的實際情況,廣州保安公司特地從保安隊伍中精選一批年紀較小、身體健壯、熱愛體育運動的保安人員, 把他們輸送到拳擊隊接受專業培訓, 并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獎懲條例等,所有管理模式均按軍事化標準執行。
剛開始,有些入選隊員對拳擊懷著好奇心,但隨著高強度的體能訓練, 他們漸漸有些吃不消,心中滋生了打退堂鼓的念頭。長期從事拳擊教學工作的總教練王斌標不僅具有豐富的執教經驗,而且善于觀察隊員的思想動態,更懂得如何做好隊員的思想工作。他發現有些隊員對訓練產生膽怯后,立即找隊員談心,幫助那些隊員很快走出了厭訓、怕訓的陰影,并積極認真地投入到各項訓練中立。在短短的兩個月內,拳擊隊的整體面貌大有改觀。
拳擊是一項激烈的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一項引人人勝的斗志斗勇的運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拳擊運動員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和汗水,要熟練掌握各種進攻和防守技 術,發展身體素質及培養頑強的拼搏精神。
談軍教官告訴筆者,每天早上1時30分整隊點名,在訓練之前拳擊隊員都要做些健美操、健身操、節奏操、柔軟操及身體協調操等進行熱身,然后是有選擇性的訓練項目,包括籃球、排球、足球的體能對抗;10米、30米、50米及100米的沖刺跑臺階跳、沙坑跳、 急行遠跳;投擲標槍、鐵餅、鉛球;練習跳馬、單杠、雙杠;舉重、啞鈴及限時500米、1000米、3000米中長跑…… 以這些輔助性體能訓練來提高拳擊隊員的身體靈敏性、動作速度和力量素質及耐力等;下午2時30分,訓練拳擊的基本動作和部分要領。如基本拳法 的架式,后直拳、手腳組合的練習;拳擊操、滑步、交叉步,進行間后手拳與前手反架的練習;拳步法的滑步與碎步,后手直拳、反架后手直拳、腹背肌發力的練習;防守時身體與腳下的配合,戰術打法的培養;前手拳與打后手拳的兩種上步及左右直拳的二種上步等訓練。下午5時,是戰術細節對抗訓練。重點訓練拳腳配合及出拳進攻、反擊、迎擊等;晚上8時,對當日情況進行總結,點評當天課時完成情況,對新隊員提出新的訓練要求及后期目標,并對訓練已達1至4年的保安拳擊隊員提出加強各種戰術理論學習研究、實戰對抗訓練及交流性對抗比賽練習等。
面對這樣每天高強度、多運動量的“折磨”,總教練王斌標說,為了全面提高隊員身體素質,打牢拳擊根基, 新入選的隊員部要進行為期5個月的各項素質指標及體能強化測訓,然后用45天分類練習以拳、步、閃躲防守及手靶為主的任務,并著重練習身體、拳法、步法的協調和各種輔助性與專項性步法的結合。這些訓練要求每位拳擊隊員由30%至50%的強度增加到7O%至80%的運動量,為的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拳擊運動員與舉重運動員不同, 不能在賽前施行人工降體重,需要平時訓練或臨近比賽前一周保持最佳體重和最佳體力。為了參加適合本人體重級別的比賽,需要控制自己的體重, 而控制體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訓練期間合理飲食,并保持一定量的脂肪含量來控制體重的減增,從而達到最佳體重和運動效果。
據筆者了解,在保安拳擊隊伍中, 也有類似“玩命”訓練增減體重而感人肺腑的故事。在第14屆省運會開賽之前,廣州保安拳擊隊將有20名隊員獲得省運會拳擊決賽階段資格,他們將分別參加甲、乙兩組共12個級別的角逐,而每個級只能有1名隊員報名參加,其中只有2個級別可以分別報2名隊員參加。隊員史銳林本來是報54公斤級別,且體重剛好達標,但由于內部級別進行調整,讓史銳林改打51公斤級別。為了顧全大局,維護整體利益, 史銳林進行了近乎殘忍的大運動量訓練。為了達標,他每天進行長跑,蒸桑拿,并嚴格控制飲食,最終體重降至51公斤級;隊員范兵由于身體條件與他所報的級別不符,為了達標,他每天下午只吃一個蘋果,并且加大了訓練強度,結果導致身體不適,后在教官的責令監督下進行了補食,并采用了與國際接軌的科技手段進行訓練,終于達到了理想的體重;隊員郭文峰腕關節二角骨受傷,但他咬緊牙關堅持訓絳隊員高明踝關節扭傷腫脹,他仍忍痛 參加訓練……
在采訪過程中,讓筆者深深感動的是這群癡迷拳擊而又“走火入魔”的保安拳擊隊員:他們在訓練中,手傷了就練跑跳,腳傷了就練拳法,手腳部受傷了就練腰部的柔韌陸遍體鱗傷、無法訓練時,就認真聆聽教練講解一些攻防技巧……
付出總有回報。廣州保安拳擊隊員們用辛勤的汗水在第14屆省運會上再度揚威。這群鐵拳無敵的保安英雄們分別以兩金、四銀、八銅的驕人戰績,獲取自第14屆竹運會以來再次蟬聯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續寫廣州保安的輝煌!
率隊參賽的王斌標及張貴軍兩位總教頭介紹,拳擊項目歷來是省運會的金牌大戶,各市代表團對竹運會部相當重視,可謂高手如云。廣州保安拳擊隊 曾在參加的前4屆省運會上一舉創下奪得13枚金牌(杯)的輝煌,然而此次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擊,好在有張冉、高明這兩位在全國少年拳擊錦標賽上梅開二度奪冠的頌軍人物壓陣,他們曾在2011年省比賽(一年一次)中摘取4金的不俗戰績。王教頭告訴筆者,在此次的決賽中,張冉不負眾望,在第14屆省運會的拳壇上展示了自己超強的實力,暴風驟雨般迅猛的組合拳讓他在63公斤級別中幾乎沒有遇到真正的對手,每場比賽都是在第一個回合便以擊倒性的優勢獲得勝利。而參加男子58公斤級比賽的王駿,則是通過4場艱苦卓絕的短斗,每場均打滿4個回合,最終以點數艱險奪冠。
更讓王斌標、張貴軍兩總教頭高度評價的是參加男子青年組57公斤級的廣州保安拳擊手黃牛,他在比賽中嘴唇被對手打裂,縫了二針后繼續投入比賽,并忍受著巨大的傷痛取得了該級別的季軍。賽后,黃牛被授予本次比賽“體育道德最高風尚獎”。黃牛這種敢打敢拼、不畏傷痛的堅韌品質不但鼓舞了隊友,也展現了廣州保安拳擊的精神和優良傳統。
有耕耘,才有收獲。在總教頭王斌標辦公室的榮譽櫥柜里,一枚枚、一本本排列有序的各種獎杯和榮譽證書引人注目。王斌標如數家珍地對筆者說,自廣州保安拳擊隊成立以來,從無到有,從寂寂無聞到聲威大振。在參加省級、國家級比賽中多次披金戴銀,共榮獲各類獎牌(杯)190枚,其中金牌(杯) 89枚,并多次代表廣州市及廣東省參加全國多項比賽。先后有6隊員入選國家隊、有10名進入廣東省拳擊隊,并向廣州體院、北京體院、武漢體院、重慶體工院、北京武警總隊、廣州體工隊、八一隊等單位輸送了大批優秀運動員,堪稱廣州市乃至廣東省的“鐵拳人才搖籃”培訓基地。
作為總教練的王斌標,在廣東省拳擊界也享有盛譽,曾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體育先進工作者”、“廣東省優秀教練員”,并榮獲“廣州市突出貢獻獎”、“廣州市體育運動二等獎”、“跨世紀奉獻杯一等獎”等殊榮。
◎ 上一篇:廣州保安開展練兵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