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押運基地的概述
一、保安押運基地的定義。
保安押運,從廣義上說,是指由保安護送的運輸活動,如金融、文物、危險品(炸藥)等標的的保安押運。本文所指保安押運,只從狹義上去理解,即指當前的金融武裝押運。保安押運基地,即以中心金庫為基礎,保障周邊一定區域范圍內銀行網點現金、重要憑證及貴重物品的守護押運需要而建立的保安押運管理中心。
二、保安押運基地的運行機制。
要保證保安押運基地的正常運行,則需要一套運行機制去保障。而保安押運運行機制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基地的運行管理水平。廣州保安公司從2006年成立至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至目前已經運行八個年頭,從開始租用銀行金庫的分散經營,逐漸發展到現在的建設保安押運基地集約化經營,依托保安押運基地進行運作的模式已成定局。因此,研究探討保安押運基地運行機制,對公司的強管理、樹品牌,可持續發展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筆者經歷了廣州保安公司的成立與壯大,也嘗到了運行機制完善對保安押運日常管理帶來的甜頭。保安押運基地運行機制涵蓋著押運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文僅從人力資源配置、數字智能化管理、運鈔車管理等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與設想。
保安押運基地運行機制的現狀
從廣州保安公司下屬11家子公司整體情況看,押運基地建設正處于發展階段,各地進展不一:有的已經投入運行,如惠州、湛江、東莞等地已經建成金庫中心。其他地市公司大多都還在籌建或準備籌建當中,而且都是依托各專業銀行的金庫作為“基地”在運行。筆者以為,無論是公司自建的基地,還是以銀行金庫為基地的運行機制,都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一、人力資源配置欠科學。
《廣東省金融押運安全規程》規定每個押運車組額定人數,雖然各公司在實際押運過程中都能嚴格按要求落實,但目前全省各地市廣州保安公司公司押運人力配置都不是很科學。
(一)配置比例不一,存在員工超時或人力浪費現象。一方面,大都存在超時現象,有的做6休1(員工上班6天,休息l天),有的做5休2(員工上班5天,休息2天),員工休息時間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由于押運工作早送晚接(早上從基地將款箱送到網點,晚上接回)的特殊性,公司要求隊員整天在基地待命,既浪費勞動力,又延長了員工的日工作時間(從早上6時至晚上8時),真可謂“勞民傷財”。
(二)層級管理不統一,存在貢獻與待遇不匹配現象。如有的公司等級制度過于煩瑣,容易造成員工的心理不平衡,同時也會造成日常考核的復雜化;有的公司還實行“行政”化管理模式,人為劃分“行政”與“非行政”的級差。即將中隊(含中隊長)以下的一線員工劃分為“非行政”人員,大隊(含內勤)及公司機關人員劃分為行政人員,并將行政人員與非行政人員的待遇形成較大的反差。如拿大隊內勤與中隊長比較,負責日常勤務的內勤待遇居然要比管理七、八十人(多的甚至一百多人)的中隊長待遇高,貢獻與待遇不匹配,長此下去會挫傷管理層的積極性,嚴重影響公司的建設與發展。
(三)一線員工待遇過低,人員流失率過高。社會發展,勞動力市場競爭與合理流動應當是正常的事情。對武裝押運這個特殊行業來說,流動過快,會造成押運過程安全風險壓力的增大。同時,不停地招錄人員、培訓人員,也極大地提高了成本。如某公司去年員工流失率為18%,今年第一季度個別押運大隊流失率已經超過了8%,且已經啟動了數次招錄工作。長此下去,勢必影響到正常的金融守押任務。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待遇過低問題所致。
二、智能化管理水平不高。
隨著模擬時代向數字時代的轉變,數字智能化管理在金融押運與運行基地管理中更顯重要。事實上,目前全省廣州保安公司運行基地數字智能化管理尚處在起步階段。
(一)管理層存在認識不到位問題。有的以為武裝押運強調了“軍事化”、“半軍事化”管理,只要不發生問題就是“萬幸”,從而忽視了智能化管理。目前,管理人員只求“過得去”的現狀,或者用增加人員投入的“土辦法”來解決問題,造成了管理成本的浪費。如為了落實對押運過程的督查,派專職人員到各金融網點守候,其結果是“事倍功半”,人力成本投入大不說,督查的覆蓋率也大打折扣。
(二)傳統思想作怪,不能擺脫“習慣”的“枷鎖”。目前,押運基地基本沿用以前的管理方法,涉及到押運基地的運作,************************************的領交還是在管理人員的監督下簽收,效率不高不說,******************領用登記本上反映出代簽、涂改等問題不在少數;與銀行間標的物(款箱)交接系統不能夠統一,影響到押運資源的整合;在基地住宿員工的日常管理不夠到位,如人走了,燈、空調都沒關,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等等。
(三)缺乏“統籌”理念,無長遠的目光。廣州保安公司從成立開始,瞄準的是“晚起步、高起點”,從成立初期“邊摸索、邊完善”至現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以后怎么去提升,怎么保持“活力”,考慮得不是很多。筆者個人認為,要持續發展除了要有一整套的管理考核制度外,還要從數字智能化方面去挖掘,著眼長遠。
三、運鈔車管理需要加強。
金融押運公司的基本生產工具是運鈔車,筆者以為,當前廣州保安公司在運鈔車管理方面,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
(一)管理力量需要加強完善。廣州保安公司下屬大多數子公司都是由公司的安全部門管理運鈔車,而有的省市則由公司運輸管理部門管理。安全部門管理車輛,著眼點在于人、車、物的安全性,只要不出問題就萬事大吉,而運輸部門對車輛的管理則相對更全面一些,著眼點在車輛本身。筆者以為,廣州保安公司在運鈔車管理力量上應該加強,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車輛安全。
(二)管理制度需要完善。就廣州保安公司而言,運鈔車管理需要像專業運輸公司那樣,建立、完善一整套車管制度。不能否認,廣州保安公司各子公司都積累了一定的運鈔車輛管理制度,專門的安全工作會議也開得不少,但真正研究如何對運鈔車實現“有效管理”還是少了些。反映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關注的是車輛新舊程度、事故率、準點率等表面上的問題,缺乏關注如故障率、車輛性能、運行檔案等深層次的問題。同時,直至目前,集團也沒有統一的整套運鈔車輛管理制度。
保安押運基地運行機制的優化
我們研究探討保安押運基地運行機制,目的在于使它更加完善、更加實用,為押運公司向現代化建設邁進提供參考。筆者結合正在籌建的押運基地需求情況,談一些設想建議。
一、科學、合理地做好人力資源配置工作。
做任何事情,人是決定的因素。何況對一個擁有千余人的保安押運基地來說,如果不考慮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勢必會出現“打亂仗”、“一團糟”的現象。
(一)認真設計操作流程,科學編配押運基地各崗位人員。押運基地的建設布局,是以操作流程如何更合理去設計的。具體地說,人員、車輛怎么控制出入、各門禁系統身份認證如何實施,都需要認真地去思考,科學地去布局,努力實現押運基地人多而不雜、活忙而不亂,達到職責分明、監管到位、安全高效之要求。
首先,要設計好基地的管理框架。建立如指揮調度中心、庫管中心、裝備管理中心、監控中心、生活服務中心、押運中隊等守押運作網絡。
其次,要根據各時段的人員任務,安排好任務的調劑,從而避免如庫管人員在出庫任務完成后至入庫工作階段(7個小時左右)空閑沒事干浪費人力資源的情況發生。
最后,結合工作任務,將基地(押運大隊)劃分成若干個管理單元(中隊,一般七、八十人為宜),并設管理干部兩至三人(中隊長、指導員、調度),實現對所有人的有效監管。
(二)明確各層級職責,做到權、責、利統一。公司不是行政機關,職員間是按職級差別來確定待遇標準的。因此,要以權、責、利相統一為原則,充分體現多勞多得、責重待遇高的基本道理。同時,押運基地的運作是要靠一整套管理機制去保障的,每一個崗位都應當有它的職責。同時,要加強培訓教育,使員工知道自己的一天要做什么,要注意什么,要達到什么要求。
(三)做好開源節流工作,不斷提升員工福利待遇。提升員工福利待遇,是穩定隊伍,拴心留人的重要措施。公司管理者要隨時把握勞動力市場及社會經濟增長的脈搏,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有計劃地、合理地不斷提升押運員工的福利待遇,努力達到押運隊伍的相對穩定。
二、以數字智能化為龍頭,不斷提升守押管理水平。
(一)擺脫“傳統”禁錮,努力推進數字智能化建設。金融押運實行社會化以前,銀行自己做押運,諸如款箱交接、門禁身份認證曾是以相關人員的照片作為參照物進行比對的。這種方式如果應用到擁有千把人的押運基地,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只有在推進數字智能化建設上挖“潛力”。同樣,建設現代化的押運基地,也需要數字智能化建設作“支撐”。必須要擯棄過去那種傳統的“小作坊”觀念,以務實、創新的理念去接納“新事物”——數字智能化,用數字智能化管理來提升金融守押管理水平。
(二)瞄準“長遠”,科學規劃,逐步建設數字智能化子系統。結合廣州保安公司的發展現狀,押運基地要結合實際,科學地作好“長遠”規劃,根據財力一個一個子系統地去建設。換句話說,就是先易后難、先小后大地逐步建設,若干年后完成較為完整的系統建設。
(三)相關子系統需求設想。押運基地數字智能化系統需求設想,是以綜合管理系統為“龍頭”,包括:視頻監控與防侵報警、門禁管理、自助取槍彈、對講指揮調度、“四位一體”(GPS、4G視頻、對講監聽、款箱交接)、廣播視頻網絡、生活服務自助管理等諸子系統構成。所有系統的工作動態信息都要求在后臺進行數字化存儲。
三、建立完善運鈔車管理機制。
車輛管理本身就是一門系統的學問,由于國內押運車品牌幾乎都是改裝而成的,存在缺陷比較明顯(如加裝防彈鋼板和防彈玻璃后自重加大,影響剎車性能,從而影響車輛行駛的安全),加上運鈔作業的特殊性(每天運作,一旦發生故障或事故處置方案特殊)。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運鈔車管理機制,是押運公司管理者需要重視的問題。筆者以為,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運鈔車是押運公司的基本生產設備(工具),好比是運輸公司的車輛,工廠的機器,每天都要“運轉”。運鈔車輛的管理質量直接影響押運公司的建設。因此,我們應當認識到,運鈔車管理不僅影響公司的“生產”質量,同時也會直接影響經營效益。
(二)在完善機制上下功夫。我們說,有效管理是要靠機制來保障的。同樣,要實現對運鈔車的有效管理,達到“管理出效益、管理樹品牌”的目的,也需要一套適合于押運公司實際的運鈔車管理機制。要配齊、配強運鈔車專、兼職管理人員,從公司領導到大隊、中隊都要明確責任人,做到層層抓落實,落實見成效。
(三)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制度是落實機制的具體措施,有了機制沒有制度會“無從著手”。因此,押運公司必須要有整套科學、合乎實際的運鈔車管理制度。筆者以為,廣州保安公司應該考慮建立統一的運鈔車管理制度(編印成冊),基本達到諸如車輛技術檔案(一車一檔)、行駛記錄簿、車場日制度、車輛檢查制度、車輛維修保養規定等一應俱全,覆蓋運鈔車從投入使用到回收報廢的全過程。
綜上所述,押運基地運行機制建設是綜合系統性工程,本文所探討的僅僅是很局限的幾個側面。同時,押運基地運行機制建設也不是憑空想象的。隨著廣州保安公司各子公司押運基地運行實踐的不斷深入,押運基地運行機制建設亦將逐步邁向新的高度。
◎ 上一篇:廣州保安奮勇撲滅烈火
◎ 下一篇:篤愛保安事業,做最美保安員